蝉联两届奥运会男双冠军,傅海峰在羽毛球奥运历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对于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成绩,他有足够的资本去享受、去放松、去收获“历史第一人”带给他的种种荣誉。然而,他没有,他还是回到了训练场,和过去二十多年一样,继续挥汗如雨。他说:“后面还要打丹麦、法国的比赛,不回来训练怎么打?”言语之中,只有简单的“下一个目标”,完全没有提及刚刚过去的那届对他来说应该无比难忘的奥运会。
傅海峰是一名伟大的运动员,但却是一个简单的人。
简单,只因心中的坦然
里约奥运会前,不管在什么场合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傅海峰谈及奥运目标的时候,都会掷地有声地说:“我的目标就是金牌!”的确,在里约,傅海峰再一次把奥运男双金牌挂到了自己的胸前。看起来这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完美演绎,而实际上,傅海峰的心里可没有话语中那么有底气:“说实话,那时候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能拿块奖牌就不错了,金牌根本就没有想。我自己心里有本帐,从这个周期的表现来看,我和张楠的成绩根本不足以去冲击金牌,只不过在奥运会前,为了士气,为了让自己更有动力,我必须说自己要去拿金牌。”
这样简单的心态,带给了傅海峰不一样的能量。
颁奖仪式后,傅海峰面对镜头时流下了男儿泪,说出了那段戳中无数人泪点的话:“这个舞台离我越来越远,我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时间再为中国队付出,我没时间了......”
站到领奖台上,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已过而立之年的傅海峰顿时思绪万千:“大家看到的都是站到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光辉的一面,但是背后的付出很少有人知道。还有那些没打出成绩的运动员,或者已经离开赛场的运动员,还有我们的教练、队医、工作人员等,离了他们每一个人,中国羽毛球都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可是大家却并不清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所以那个时候我很感慨,一是感谢这些为了这块金牌而付出的人,二是想到或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国际大赛,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为这个伟大的集体出力。”
简单,却不敷衍的爱
对于家人,几乎每一个运动员都是心存愧疚的,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训练和比赛占据,很少有时间能陪陪家人。正因为如此,傅海峰一直没有时间好好陪陪家人,再加上他认真的性格,作为老队员,他从不会轻易缺席任何一次的训练课。有时候孩子生病了,因为训练原因傅海峰都没有回家照顾,而是妻子一个人。静下来想想,不止一次,傅海峰自己都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些过分,但他没法说服自己去做改变:“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什么都要认真,要做好。说实话,这几年,在我心中打球是第一位的,家庭是第二位的。现在,奥运会结束了,不管今后我会做什么选择,已经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结束了,后面会有转变,把家庭放到第一位。”
里约奥运会后,结束了奥运冠军港澳行以及广东省的相关活动,傅海峰没有再去接任何的活动,而是回到北京家中。每天早上早早起床,送孩子上学,帮妻子买菜,然后再做做家务,下午放学的时间又去接孩子回家,全家人一起吃晚饭,散步……很简单的生活,但是傅海峰很开心。他知道,他需要多陪伴家人,用这样最简单的方式。
奥运会前的集训,傅海峰把儿子小鱼儿带到了成都的训练基地,每堂训练课,小鱼儿都会准时和爸爸一起出现在训练场。傅海峰训练时,小鱼儿就在旁边踢踢足球、打打沙包,或者抱着练力量用的瑞士球玩儿一会,不吵不闹,不时看看训练中的爸爸。把儿子带到训练场,一方面是傅海峰想和儿子多相处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也是用自己的方法去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男子汉。傅海峰说,如果自己退役了,第一时间肯定是好好陪陪家人,至于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先放一放。
简单,为了心中的责任
傅海峰是目前中国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在国家队待了14年,对于这个团队,他有极深的感情。在他看来,一个优秀运动员,必须要有团队意识,而现在中国队的年轻队员们都太自我了。傅海峰说:“羽毛球项目的团队意识,最集中体现在团体赛中,只有在团体赛中,大家才是拧成一股绳。为球队拿下一分后回到看台,每个人给你的掌声、拥抱甚至眼神,这种经历我特别喜欢。但我们的年轻队员,现在恰恰缺少这种在团体赛中的责任感。”
傅海峰不爱说话,但他已经慢慢主动去和年轻队员交流,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当然,更多的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年轻队员。每一堂训练课,傅海峰都全力以赴;每一次战术对抗,傅海峰都全神贯注。他说:“很多时候我会想,如果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有个奥运冠军的老队员在我旁边带着我,教我怎么打,我肯定会尽自己所能去打。所以,作为老队员,我现在就要起到这个作用。我知道,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对年轻队员来说很难,但我希望他们能看到我是怎么做的。”
傅海峰说,当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离开,说得很平淡,语句很简单,很难从他的言语或表情中看出情绪的起伏和变化。只有当他说到羽毛球、说到中国羽毛球队的时候,他的语速会快起来,但语调还是很平淡,语句还是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