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通讯 >> 2017年04月 -> 正文

[体育健儿]张昊:奥运金牌是目标

  北京时间2月25日,札幌亚冬会决出双人滑金牌,于小雨/张昊以223.88分的成绩夺魁。经历了四大洲花滑锦标赛的挫折后,他们很快走出了低谷。接下来,他们还将征战世锦赛,开始冲刺平昌冬奥会。

  作为一个32岁的老将,张昊将向个人第五次冬奥之旅发起冲击。他甚至瞄准了2022年本土冬奥会。接受专访时,张昊介绍了与新搭档于小雨的配合情况,也对冬奥会进行了展望,“对花样滑冰的执着,让我不想说放弃,不能说放弃。这种精神力量一直支撑着我。”

  总结表现:四大洲失误因体能所致

  一周之前,于小雨/张昊刚刚经历了四大洲的失利,他们无缘领奖台。到了亚冬会的赛场,无论是短节目,还是自由滑,这对组合几无瑕疵,以较大优势轻松夺冠。

  谈到四大洲时的失利,张昊认为与身体状态不无关系,“最近一个阶段,我们相当于每周一个比赛。队内的测验也相当于比赛,涉及到世锦赛的参赛权。所以,我们每个测验都认真对待,长时间下来有点积劳成疾。”

  在四大洲的比赛中,他们使用了捻转四周跳这个高难度动作,进一步增加了体能的消耗。“四大洲之前二十多天,我们练的捻转四周,到了四大洲用了一下,也是想为世锦赛做准备和冲击。这个动作对于体能消耗还是非常大的。”张昊说。

  来到亚冬会的赛场,他们并没有使用捻转四周,而是选择了捻转三周。这让她们的动作几乎没有任何瑕疵。“用了捻转三周之后,后面的动作也就一气呵成了。”张昊说。

  谈论组合:相信未来会有更大发展

  这是于小雨/张昊组合又一个冠军锦标。搭档九个月以来,他们成绩斐然,大奖赛拿了一个冠军、一个亚军,大奖赛总决赛也是第二名。

  于小雨是张昊的第三个女伴。张丹退役之后,他的女伴一度换成了彭程。去年四月份,中国花滑队再次做出调整,张昊的搭档换成了于小雨。

  张昊表示,两人并不算陌生,“于小雨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她还在俱乐部时,我们也就认识了,关系也非常好。我们搭档时间虽然短,但都是成手,磨合得非常不错。”

  不过,为了尽快度过磨合期,两人也付出了很多。“的确,我们付出很多,非常辛苦,没有休息日。这也是为了磨合、练技术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成绩还不错,我相信我们会有很大的发展。”张昊说。

  关于坚守:对滑冰的热爱是坚守的真实动力

  “没有休息日”这几个字说出来容易,能做到并不轻松。32岁的张昊,在训练场上的付出甚至要比年轻选手更多。“我每天训练比年轻运动员练得还要多,毕竟年龄在这,消耗也非常大,必须依靠不断地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除了训练,张昊在理疗等方面同样要耗掉更多的时间。

  张昊早已经功成名就,也拿过奥运银牌。现在,他不仅瞄准了平昌冬奥会,甚至将5年后的本土冬奥会视为目标。

  什么原因支撑着张昊继续前进?“从1998年到现在,练滑冰19年,中间换了三个女伴,对滑冰的热爱是真实动力。另外,主要还是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各方面能力不具备的话,自然也就退役了。至于2022年冬奥会,在家门口,我想真正参与一下。我滑冰滑了很长时间,在具备一线运动员能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退呢?”张昊笑着反问道。

  现在的张昊已经娶妻生子,在他坚持的过程中,家人也需要付出很多。“孩子快两岁了,我有时候一周回家一趟,出国比赛的话要两三周回家一趟。见孩子的时间很短,愧疚肯定会有。但我和我爱人在一起十多年了。她知道我是一个运动员,要为国争光,非常理解我,家里面很支持我的工作。”张昊感谢了家人的支持。

  展望奥运:奥运金牌一直都是目标

  接下来,于小雨/张昊还将参加在芬兰举行的世锦赛。这也将是平昌奥运会之前,他们最重要的比赛了。

  无论是大奖赛,还是四大洲,很多欧美高手都会有选择地参赛。张昊承认,很多高手并没有同场竞技过,世锦赛高手们将倾囊而出。

  “这是我和(于)小雨搭档后的第一个世锦赛。很多高手会在世锦赛上碰。具体我们的排名不太清楚,需要看临场发挥。在世锦赛上发现问题,取长补短,然后去编排。平昌冬奥会我们争取有一个好成绩。但具体怎样要取决于世锦赛排名,现在还不清楚。”张昊说。

  都灵冬奥会,张昊就携手张丹获得了都灵冬奥会的银牌。这个银牌成为张昊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当被问到奥运金牌是不是一种内在驱动力时,张昊并未避讳这个问题。“我和(于)小雨都有这个目标。她没参加过奥运会,但关于奥运会,她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实力。平常聊天时,我们也会说到这个话题。奥运的动力会一直支撑着我俩。”张昊说。

  在运动生涯暮年登上拿下双人滑奥运金牌并非没有先例。现在担任双人滑主教练的赵宏博,就是在37岁的年纪携手申雪成为了奥运冠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