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通讯 >> 2019年12月 -> 正文

【研究采撷】夏奥会、冬奥会与经济互动之比较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以来,一直对商业活动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但奥林匹克运动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脱离经济而独立存在,它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同时受到经济的影响与制约。然而,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复杂的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不同的活动内容与经济互动的形式也有所区别。夏奥会和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两项活动内容,探究二者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两项赛事各自的运行规律,可为正确认识奥运会与社会的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一、夏奥会与经济的互动

  (一)经济对夏奥会的影响

  1. 经济支持是夏奥会的运行基础

  夏奥会的举办涉及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筹备与分配,离开经济的支持,夏奥会将成为无源之水,难以为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夏奥会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它对举办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基础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从申办开始,经济对夏奥会的影响便随之产生。在申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最初具备申办意向的城市由于经济问题而中途退出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担心奥运会的超支费用成为城市的负担,申奥成功的城市,则需要在筹办期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场馆建设和维护、交通设施的维建与改造、住宿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赛事举办期间的开幕式、运动员比赛期间的保障同样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赛事结束后奥运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也需要经济投入。

  从举办夏奥会的国家和城市看,截至2016年尚未有一个非洲国家和城市举办过夏奥会,这与非洲整体经济环境有直接关系。已经举办过夏奥会的城市共有23座,其中首都城市为14座,约占全部举办城市的60.87% ,而非首都城市如洛杉矶、悉尼、巴塞罗那等同样是比较著名的大都会和本国的经济中心。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夏奥会庞大的规模对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极高的要求,经济是夏奥会运行的基础。

  2. 经济收入是夏奥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时期的发展,如果夏奥会的举办只是一味依赖举办城市的经济支持而自身不产生效益,其发展是无法持续的。如果在经济层面保证夏奥会的发展,必须做到两点:①为了匹配自身不断增长的规模,夏奥会所产生的经济收入也需要不断攀升;②夏奥会的经济收入必须用于自身的推广与发展。从目前来看,夏奥会在这两点上做得都非常出色。

  3. 经济过度介入影响夏奥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飞速发展,夏奥会的商业价值也在持续攀升,但经济过度介入会干扰夏奥会的正常运行,继而影响夏奥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经济过度介入夏奥会损害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在精神。

  资本发展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夏奥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正是由于这种根本的区别,一旦经济过多地渗透到夏奥会,势必引发二者的矛盾。因此要警惕资本力量对夏奥会及其相关活动的过度渗透和“绑架”。

  (2)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容易引发体育腐败和体育道德危机。

  夏奥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也让部分运动员铤而走险,不惜违背体育道德而服用兴奋剂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根据国际奥委会发布的《反对兴奋剂和促进运动员健康2018》,自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至2014年索契冬奥会,其间9届冬奥会共查出58起违反兴奋剂规则事件,平均每届冬奥会查出6.44起;而自1984年洛杉矶夏奥会至2016年里约夏奥会,其间9届夏奥会共查出257起违反兴奋剂规则事件,平均每届夏奥会查出28.56起。虽然运动员违规服用兴奋剂并不完全是经济原因,但夏奥会兴奋剂违规事件远超奥林匹克运动其他活动,从侧面证明了夏奥会受经济利益的干扰相对较深。

  (二)夏奥会对经济的影响

  1. 推动城市经济长远发展

  夏奥会对经济最为显著的影响在于促进举办城市各行业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限于筹备和举办期间,更会为举办城市留下长远的经济遗产。

  2. 提升城市经济潜力

  除了直接促进举办城市经济发展之外,夏奥会还有助于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继而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这些影响往往不能很快地显现在经济数据上,但对一个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夏奥会的“虹吸效应”和“低谷效应”

  夏奥会的“虹吸效应”指的是东道主城市举办赛事,挤占和吸引大量原本可以分配到其他周边地区的经济空间与资源,从而使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受阻。夏奥会的“低谷效应”指的是赛事的举办使城市投资和消费需求瞬间放大,当赛会结束后这种需求则急剧减弱,而原有的产能未被消化,新兴基建设施利用率不足,从而导致城市资源浪费和经济衰退。“低谷效应”是奥运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二、冬奥会与经济的互动

  (一)经济对冬奥会的影响

  1. 冰雪产业发展是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助力

  举办城市拥有良好的冰雪运动产业基础,能够帮助该城市在举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它可以提升冬奥会申办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城市举办冬奥会的成本,甚至有机会将冰雪竞技产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实现与其他产业在生产、技术、产品、消费等各个环节密切关联,形成多元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不断创新和转型。

  如果主办城市的冰雪运动产业发达,有大量符合赛事标准的冰雪运动场馆,这为城市申办冬奥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国际奥委会还非常强调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希望东道国为举办奥运会而大兴土木,铺张浪费,损害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在冰雪产业发达的城市,市民对冰雪运动有着较高的热情和消费习惯,对冬奥会的赛事和特许产品有更加强烈的消费意愿,这有利于冬奥会票务计划和特许经营计划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升赛事收入。场馆建设所需的费用是筹办冬奥会的重要成本之一,如果城市本身就有很好的场馆基础,将会节约一大笔开支。

  2. 冬奥会的经济需求小于夏奥会

  冬奥会对经济的需求小于夏奥会,这一点从国际奥委会对于夏奥组委会和冬奥组委会的经济资助力度即可证明。如图1所示,国际奥委会对夏奥会的经济资助远高于冬奥会。这是因为一方面冬奥会的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的经济资助主要来自于转播收入和赞助商计划,而夏奥会对这些收入贡献最大,奥林匹克营销遵循“取之于奥运,用之于奥运”的原则,因此加大对夏奥会的经济资助无可厚非。

图1 国际奥委会对夏奥组委会、冬奥组委会的资助(2002—2016年)

  此外,冬奥会的国内赞助收入普遍低于夏奥会。依照《奥林匹克营销》的相关规定,奥林匹克赞助商分为2个层次:①奥运会全球赞助商(TOP计划);②国家和地区内的赞助商。一届奥运会的赞助收入越多证明它的营销效果越好,但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赞助商的支持也容易让奥运会受到商业“绑架”。据统计,从1998年长野冬奥会至2016年里约夏奥会,5届夏奥会国内赞助收入达40.10亿美元,而5届冬奥会国内赞助收入仅28.82亿美元,差距较为明显 。正是由于需求较小,经济对冬奥会的负面干扰也就较少。1996年亚特兰大夏奥会曾经因为过度的商业化而受到一定非议,而冬奥会历史上无此类现象。

  (二)冬奥会对经济的影响

  1. 促进冰雪产业的全面发展

  促进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冰雪产业全面发展,是冬奥会对经济最为直接的影响。从浅层的冰雪运动市场发展到深层的产业结构调整,冬奥会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2. 为中小型城市发展提供机遇

  由于体量大、项目多,夏奥会对城市经济水平要求较高,举办城市多为世界知名的大都会,如伦敦、东京、洛杉矶、巴黎等。冬奥会对城市经济依赖较小,且有极高的气候要求,一些中小型城市脱颖而出。冬奥会的举办为这些城市提升知名度、打造品牌、吸引投资提供良机。

  三、夏奥会、冬奥会与经济互动的特点

  (一)夏奥会与经济的互动:全面互动、综合影响

  由于其庞大的体量,夏奥会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效益、相关产业的整体联动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筹办的不同阶段,其主要影响的行业也有所不同。

  在筹备阶段,主办城市为满足赛事需求将进行一系列投资建设活动。在此阶段,交通业、建筑业、地产业、传媒业等行业表现最为活跃。这些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将大大激发交通建筑业以及建材市场等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活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另外,夏奥会在全球拥有庞大的受众,其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相关的传媒市场异常活跃。

  进入举办期后,主办城市往往受到国际上空前的关注,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和旅客将涌入主办国家。这一时期,旅游、餐饮、酒店娱乐等服务行业表现最为活跃。夏奥会结束后,主办城市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继承和发展夏奥会所遗留下的各项奥运遗产上,充分发挥它们的经济价值。

  (二)冬奥会与经济的互动:以点带面、完善布局

  冬奥会的赛事规模较小,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不及夏奥会;但冬奥会的项目特点鲜明,它与经济的互动更为集中。

  许多中小型城市举办冬奥会,对于这些城市而言,受体量限制其产业布局相对集中。特别是冬奥会早期的举办城市本身就是世界冰雪旅游圣地,冰雪旅游产业是这些城市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对于这些中小型城市而言,无论是城市经济底蕴,还是冬奥会本身的经济带动能力,都不足以支撑“摊大饼”式的经济全面发展。合理的策略是在利用冬奥会与城市经济双向驱动的过程中,以冰雪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起到集中互动、以点带面的作用。

  对于大型城市而言,良好的经济基础能大大提升运动员和观众的赛事体验。冬奥会则能完善大型城市的经济布局,对城市经济均衡发展起到协调作用。另外,大型都市往往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等负面压力;依靠冬奥会带动城市冰雪运动发展,将有效缓解城市污染问题,为市民提供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从侧面带动了城市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的互动处于一种相伴而不并合的关系中。无论是夏奥会还是冬奥会,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经济的支持,而社会经济也需要奥运会这种大型社会文化活动的刺激和带动。夏奥会规模庞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同时也需要城市本身有雄厚的经济体量;冬奥会规模较小,对经济的影响体现为以冰雪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因此要举办城市根据自身经济产业布局有针对性地确定发展策略。无论其与经济如何互动和发展,夏奥会与冬奥会仍应坚持保证自身的独立性,防止被经济活动“吞噬”或解构。

  来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9-11-3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