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通讯 >> 2020年09月 -> 正文

【奥林匹克文化】洛桑是如何迎接奥运的命运的?

  在1915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洛桑会成为体育界的中心。今天,五环环环相扣欢迎旅客到达洛桑火车站,这绝不是奥运精神在这个城市的唯一表现。洛桑坐落在日内瓦湖(Lake Geneva)的北岸,如今以“奥林匹克之都”的称号闻名于世,但它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要归功于一位爱上了这里的法国男爵的决心,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可怕背景。

  尽管洛桑现在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奥林匹克之都,但它的这一地位要归功于奥运会的复兴者皮埃尔·德·顾拜旦。这位法国男爵非常喜欢位于日内瓦湖北岸的沃多瓦首府及周边地区,他曾在20世纪早期访问过这座城市。1906年,在经历了1900年和1904年举办奥运会的种种困难之后,他写道:“如果有一天,新的奥林匹亚将在欧洲的某个地方建立起来,它的建筑很可能会在瑞士的一个湖边拔地而起。”因此,他开始寻找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他想,为什么不建一个永久性的奥运会举办地呢?他最初将目光投向了洛桑附近的小镇Morges,并开始了这个项目,为奥林匹克体育场、奥运村和食堂设计方案。但这一计划从未实现,其中一个原因是遭到了国际奥委会成员的反对,他们希望继续每四年在世界其他城市举办一次奥运会。

  尽管如此,顾拜旦仍然非常依恋洛桑地区和沃州。在1906年的《奥林匹克评论》中,他称赞瑞士是体育运动的“女王”,并宣称瑞士将“成为全球体育运动的交汇点”。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上,他展示了他设计的会徽——五环相连,代表着因奥林匹克精神而团结在一起的所有大陆——之后不久,一场致命的冲突在欧洲爆发,并很快蔓延到全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奥运会的周期,顾拜旦决定离开巴黎,在一个中立的地方建立国际奥委会总部。他很自然地选择了洛桑。1915年4月,他会见了该市市长保罗·梅勒弗,并被分配到位于蒙特贝农赌场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国际机构,从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10月10日,在洛桑市政厅举行了国际奥委会正式成立的仪式。

  在他的演讲中,顾拜旦解释说:“目前的法案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自1907年以来,人们就设想该国将成为我们国际活动的焦点,这个美丽的城市精通当代文明的各种表现形式,希腊和法国都在这里有许多朋友。它的热情好客举世闻名。国际奥委会在过去20年里开始并领导的平衡和美丽的工作将在这里继续卓有成效地进行。在洛桑自豪和独立的氛围中,奥林匹克精神将得到自由的保证,它必须享有自由才能向前发展。”

  总部、博物馆和图书馆同时建立

  顾拜旦在洛桑建立的不仅仅是国际奥委会总部。与此同时,这位有远见的教育家还创建了一个图书馆(后来发展成为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和一个博物馆,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收集了古代和现代的奥林匹克珍宝。为了通过向年轻人介绍他的人文主义哲学来教育他们,顾拜旦还创立了洛桑奥林匹克学院(IOL),在拳击、击剑、体操和摔跤等体育项目上举办演讲和课程。1919年4月,战争一结束,国际奥委会第18届会议就在洛桑举行。会议内容包括纪念国际奥委会成立25周年,以及安特卫普获得1920年奥运会主办权。1921年6月,第七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和国际奥委会第20次会议也在洛桑举行。第二年,国际奥委会总部、博物馆和图书馆被搬到了Villa Mon-Repos,它过去和现在都归这座城市所有。

  1928年在圣莫里茨举行的第二届冬季奥运会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奥委会和瑞士的关系。渐渐地,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一系列其他体育机构选择将总部设在洛桑;目前有超过55个基地在沃多伊斯首都。与此同时,顾拜旦在1925年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后,仍找到了留在他心爱的洛桑的另一个理由——从事管理Villa Mon-Repos博物馆的新职业,直到1937年去世。

  1968年,尽管自顾拜旦以来,国际奥委会主席还没有在洛桑居住过,但洛桑当局批准了国际奥委会使用一个新地点:维迪城堡,它被湖岸路易斯布尔热公园的绿意环绕。总部就搬到了这里,并最终继续留在这里。国际奥委会的会议在20世纪继续在这座城市举行,而博物馆在1982年暂时从Villa Mon-Repos搬到Rue Ruchonnet。

  当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在1980年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洛桑和国际奥委会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他是第一位全职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人,也是继顾拜旦之后第一位移居洛桑的国际奥委会主席。1981年9月,瑞士联邦委员会颁布法令,给予国际奥委会特殊地位,考虑到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及其作为国际机构的特殊性质。1982年,在当地政府和国际奥委会的赞助下,第一个奥林匹克周在洛桑举办。在市政厅举行的仪式上,国际奥委会将奥林匹克旗赠送给了洛桑。同年,洛桑正式成为“奥林匹克城市”。

  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洛桑成为了奥林匹克的首都

  新项目相继启动。他们计划在维迪建一座新的现代化建筑,作为国际奥委会的行政总部,就在这座城堡旁边。在昆西码头建造一座新博物馆的项目被构思出来;国际奥委会在这座城市组织了许多国际活动;体育仲裁法庭(CAS)于1983年在洛桑成立。1983年1月11日,该市与国际奥委会签署了一份宪章,阐明了它们的共同目标,并表达了解决任何潜在问题的愿望。1984年发行了一枚印有“洛桑,奥林匹克城市”字样的邮票。新奥林匹克大厦于1986年落成。

  1993年12月5日,国际奥委会宣布洛桑为“奥林匹克之都”,这一切都达到了共同的、长期的历史、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意义、城市与体育机构之间关系的加强以及洛桑的国际地位的顶峰。通过这一行动,萨马兰奇主席和整个奥林匹克运动试图强调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顾拜旦在全球冲突中选择的城市之间联系的持久性和力量。

  2020年,奥运会回到了家乡

  在21世纪开始的时候,位于河沿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而附近的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则向来自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它的历史收藏。2015年,威迪的一座新建筑开始动工。总部建筑符合最严格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标准,与周围的绿化和历史融为一体,将国际奥委会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聚集在一个屋檐下。在2019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成立125周年的正式就职典礼上,主席托马斯·巴赫宣布,新的奥运场馆“展示了我们与洛桑、沃州和整个瑞士的深厚联系”。1915年,为了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皮埃尔·德·顾拜旦把国际奥委会总部从巴黎搬到了洛桑。通过这种方式,他想强调国际奥委会的政治中立。

  他补充说:“但是,除了考虑这些重要的因素之外,皮埃尔·德·顾拜旦也对这座城市有很大的感情,正如他在其作品中所揭示的那样,‘沿着湖边展开,以森林为冠,这些都令人赏心悦目,并且提供一切可以想象的运动可能性……洛桑是建立奥林匹克运动行政总部最合适的地点。’如果可以的话,我同意顾拜旦的观点。就像过去一样,今天的环境是通过体育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最佳环境。”

  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几次申办夏季奥运会失败后,2015年7月洛桑被选为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因此,在2020年1月,在一种非同寻常的氛围中,奥运会“回到了家乡”。始于1915年的《共享的历史》至今仍有很多作品在写作。

  来源:IOC 2020-8-1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