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欧阳明哲
一年前,在呼伦贝尔扎兰屯,我在“十四冬”雪上赛场完成拍摄任务,一年后的今天,在哈尔滨亚布力,我奋战在亚冬会的雪上赛场。雪,对于我一个南方人来说,一直是新奇的存在。雪上赛场,就更是如此。所幸的是,我在扎兰屯雪场积累了拍摄经验,这次也都运用在亚布力雪场的工作当中。
不同的是,这次在亚布力我更多拍摄了雪上考验耐力体能的项目,最典型的就是滑雪登山。在去往滑雪登山赛场的路途中,我就跟同事打趣:要想去报道滑雪登山,记者也得先“滑雪登山”。记者想要到滑雪登山的起点看比赛,就必须先走过一大段雪路,其中还有一段陡峭的上坡,走上去就特别耗费体能,而摄影记者想要拍到更加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则需要再攀爬一段上坡雪路,才能到达理想的摄影位置。体能,也成了记者在这片赛场的一大考验。但付出终究是有回报的,当我在半山腰的摄影点位,拍出运动员一边呐喊一边爬坡的景象时,我被运动员们极强的耐力和拼搏精神所折服。那一瞬间,站在摄影点位许久的我被运动员感染,冰冷的风难凉热血,那一瞬间,似乎我与运动员一起,攀登上了那座高峰。 (亚布力2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