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本札幌2月24日电 题:中国冬季两项的守望者——记亚冬会中国队教练宋文斌
新华社记者刘宁 刘阳
札幌西冈滑雪场的尽头,层峦叠嶂,白雪皑皑。宋文斌在终点线旁来回踱步,一脚下去,积雪没过鞋子,可能浸湿了袜子,他毫无知觉。他不时地擦着落在眉毛、睫毛上的雪花,抬头远眺,等待他的弟子冲线归来。
“从1997年开始带这支队伍,20年啦,这样的场景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当运动员开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比赛。”这位中国冬季两项队教练24日说。
1990年,正是在这块场地上,宋文斌拿了亚冬会20公里男子竞速赛冠军。这位倔强的东北汉子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第一届的时候,我们最好成绩是第四,感觉自己憋了一口气,日本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第二届亚冬会我们男子三个项目拿了两块金牌”。
本届亚冬会,在参赛队伍中,中国队来得最晚,适应场地时间最短。“从奥地利世锦赛场地直接飞回家,接着飞到这里,就比赛前一天熟悉了一次场地,时差还没倒过来。”宋文斌说。
两天赛事过后,中国队摘得两枚银牌,张岩获得女子7.5公里竞速赛和10公里追逐赛第二名。男队方面,王文强在四名参赛选手中成绩最好,获得12.5公里追逐赛第八名和10公里竞速赛并列第10名。
无论弟子成绩如何,在宋文斌看来,只要尽力,就值得肯定。他说:“现在的运动员非常努力,提升空间也非常大,不过希望大家耐心等待,培养运动员不像种庄稼,一年就能有收成,得有个四年、五年,甚至十年,就像我平常跟运动员讲,365天,你得多想想需要怎样努力才能出成绩,要经常问问自己。”
在宋文斌看来,培养一名优秀的冬季两项运动员非常不容易,“既要滑得好,又要打得好,缺一不可。培养冬季两项必须是多方面的,心理素质还得过硬”。
现代冬季两项运动近20多年来发展很快,国际比赛越来越多。不过,在中国,这项运动起步较晚,由于受枪械和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在国内从事冬季两项运动的人员有限,受关注度也不高。20多年来,宋文斌潜心带队,期待的就是有一天能够看到自己喜爱的这一项目能得到长足发展。
随着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中国的冰雪运动迎来了春天!宋文斌说机会来了:“这项运动在欧洲很火,电视转播排名靠前。北京办冬奥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契机,国家也加大了对我们的支持力度。我们现在的整体水平距离欧洲的挪威、瑞典等世界强队,以及亚洲的哈萨克斯坦和日本还有一定距离。射击方面稳定性上和雪上滑行的速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都需要细致而系统的训练。”
冬季两项运动训练条件非常艰苦,经常是在零下极寒的冰天雪地里打靶、滑行。“要想提高成绩,必须要有好的训练条件。我们是在跟大自然作斗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我们在黑龙江训练的时候最冷有零下19度。再冷就不行了,会影响我们的射击。手都拿不出来,没办法打枪。我们运动员在训练中克服了特别多的困难。”宋文斌说。
常年在国外带队训练和比赛,这位东北汉子最想念的自然是家人和朋友,不过,现在基本上都适应了。他说:“这么多年,每年都有近半年时间在外面,冬天就开始走,20多年只有两三年在家里过年。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你错过冬季的训练时间,那根本不行啊。”
据宋文斌介绍,为了参加2018年平昌和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国队必须尽量多打国际比赛攒积分,“如果积分不够,我们就没有机会参加冬奥会的比赛,冬季两项跟其他项目不一样,必须年年积分,一直累计到2022年”。
本届亚冬会后,宋文斌将带领弟子们再次踏上征途。“我们现在任务很重,世界杯比赛的任务,亚冬会的任务。今年九站世界杯,一站世锦赛,一站都不能疏忽。为了登上北京冬奥会的赛场,我们的脚步一刻都不能停歇。”他说。(完)